
春天里,大自然也显热闹了。我不是音乐高手,但也略通晓一二。偶尔我也爱来一段歌曲,当然更多时候我是作为欣赏者来聆听音乐的。大自然是个音乐天才,堪比莫扎特、贝多芬,因为他能够奏出最美妙的音乐。且不论别的,单是虫嘶蛙鸣就让人陶醉。
我们如果不看日历,能否准确地判定春天的到来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听听,夜晚四处的蛙鸣,你也会明白春已到来。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告诉我们这是物候语。青蛙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,放声歌唱新春到来?!斑蛇?,呱呱呱……”一整个夜晚都没停过,此起彼伏。头一两个晚上会有人失眠,可是到了后来谁又不是伴随着这一首催眠曲而入睡呢?
春光明媚,漫步于乡间田野,可以看到色彩绚丽的花,油菜花、桃花、梨花……蝴蝶蜜蜂都赶集似的来忙活了,仔细听:“嗡嗡嗡……”小蜜蜂一边吟唱一边采蜜,那样子好像就是勤快开朗的姑娘在采茶。
池塘里不时会响起一两声清脆的“噗通”声,那是几条鲤鱼在不安寂寞,也闹腾了,这也预示新的鱼宝宝降临了?!案赂赂隆毙『永镆蝗嚎砂难甲釉谧分疰蚁?,欢快的溪流且歌且行,把岸上行者的喜怒哀怨全部冲走。
转眼,进入了夏季。蚊子出来了,世界上唯有它唱歌不是因为好听而拍掌,实在是太难听了,急着想要拍死它。夜里,不怕蚊子咬,就怕它总在耳畔萦绕,准叫你噩梦不断。
我最喜欢在午饭过后小睡片刻,睡不着,那一定是被树上的知了给搅浑的。其实怕热的不止人,动物也是。要不然,蝉儿们一定也会躲在树叶底下眯上眼睛做个午觉的。它叫得一声高过一声,那正是对夏天最大的抗议。
夏天的夜晚,各种虫子都飞出来好像是觅食,可是见到了家里的灯光,都飞进来了。几只甲虫扇动着膜翅,“哼哼”地围着灯泡周旋,一不小心撞上灯泡,烫了一下,“啪”一声重重地掉在地上,四脚朝天,怎么也翻转不过来。一只蚱蜢飞进来,又想逃出去,却蹦到了窗户上,以为那是门,谁知再一蹦,撞上玻璃,就是出不去。反复蹦跳,都失败了。窗户上只留下“当、当、当”撞钟的声音。
“瞿瞿”,秋天大概是伴着蟋蟀们的这一种琴韵而来到人间的。几场秋雨下过,地上的热气全被带走,田里的蛙声渐渐地断续了,稀疏了,停了。几只飞蛾“嗒嗒嗒”扑腾着翅膀产下卵,然后就销声匿迹了。
动物和昆虫都仿佛被那一夜的大雪隐藏了。什么声音也没有,什么踪影看不见,早已习惯了听着虫嘶蛙鸣入睡的人们,这时睡不着了。隐隐听得远处传来一两声狗吠,那算是隆重的小夜曲。
责编:周媛
下载APP
分享到